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18年3月8日至4月20日,市委巡察组对我镇乔村村开展了脱贫攻坚领域专项巡察。2018年5月23日,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交办了市委脱贫攻坚专项巡察意见。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强化政治担当,严格落实整改主体责任
(一)筑牢思想基础。镇党委率先垂范,始终把巡察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细抓实。巡察意见反馈后,立即成立了镇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谋划,立行立改。组织召开镇党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及省市县委关于巡察工作指示精神,深入研究部署巡察整改工作,全体党政班子成员一致表态认领整改任务。
(二)压实主体责任。镇党委对照巡察组反馈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反复深入讨论研究,并报送县巡察办审核、征求意见,认真制定《工山镇党委关于落实市委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个清单,将5个方面14个问题分解为30项具体整改任务,均分别由镇党委班子成员作为责任领导牵头负责,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各整改责任单位部门担负主体责任。
(三)强化调度督查。坚持巡察整改调度机制,对重点问题整改,加强研究部署,统筹抓好落实;整改责任领导对牵头整改的问题,做到第一时间研究、推进、督办、把关,将责任贯穿整改落实全过程。镇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执行镇党委部署安排,认真落实整改工作职责,全镇上下共同推进整改的工作局面。
二、注重举一反三,抓紧抓实巡察问题整改
(一)“六个精准”方面的问题
1、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动态管理不到位。
整改情况:一是开展贫困户专项排查,综合考虑建档立卡时间、主要致贫原因、家庭收入、健康状况、劳动技能等情况,对全镇991户贫困户开展了“该退未退”专项排查,2018年6月,乔村村经民主评议、公示等脱贫程序,退出贫困户1户。二是按照“一条线、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综合考虑家庭条件,对全镇1483户农户开展了“应纳未纳”专项排查,暂未发现需要纳入的农户。三是“扶贫工作周”常态化走访帮扶机制基本建立,周前提示、周中查摆、周后总结进一步提高了帮扶的时效性,截止2018年7月共走访查摆问题445条,已落实整改445条。四是镇党委约谈了乔村村两委负责人。
(二)工作责任落实方面的问题
2、政治站位不高,脱贫攻坚工作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整改情况:一是落实党委会研究扶贫工作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学习有关精神,及时落实相关工作,提升攻坚水平。二是提高就业扶贫政策实施力度,安置村级辅助性岗位30名,开发农村“四员”岗位230个,完成就业脱贫技能培训40人,带动了广大贫困人口积极就业创业,就业扶贫更加深入有效。三是全面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鼓励贫困人口发展自种自养业,已完成第一批自种自养271户,60.9万元的奖补资金发放,第二批申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村级特色种养扶贫基地及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工作正在推进,切实发挥本地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促进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四是镇党委约谈了分管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约谈了扶贫工作站负责人。扶贫工作问责43人,其中留党察看一年处分1人,党内警告处分4人,组织处理2人,通报批评2人,诫勉谈话13人,约谈21人。
(三)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
3、村委干部怠慢不为,扶贫政策落而不实。
整改情况:一是召开全镇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印发《工山镇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四个意识”、政策落实、责任落实等8个方面35项问题。坚持以自查为主,结合领导走访、暗访督查、专项巡察发现问题,对标对点,立行立改。对排查和反馈出来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限时整改,逐一销号,助推镇村干部转变作风,形成脱贫攻坚的良性氛围。截止目前,共查摆出问题355条,并全部完成整改。二是完成帮扶责任人体系调整,新设立脱贫攻坚指导员,印发了《关于设立工山镇脱贫攻坚指导员、调整帮扶责任人的通知》。组织开展了全体帮扶责任人、新增帮扶责任人、扶贫专干等帮扶体系多次专题培训,进一步明确了帮扶体系责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镇纪委对工作失职问题责任人进行了约谈。
(四)群众身边腐败方面的问题
4、项目管理混乱,廉政风险依然存在。
整改情况:一是印发了《工山镇扶贫项目管理问题专项排查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对2014年至2017年全镇扶贫项目招标、实施、验收等情况开展了专项排查,根据摸底排查的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处置。同时总结经验教训,确保2018年扶贫项目程序规范、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二是镇党委主要负责人约谈了分管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约谈了镇招投标办公室负责人。
5、资金管理失控,扶贫专款未能专用。
整改情况:一是印发了《关于在全镇开展“一事一议”领域资金使用暨违规收取费用专项自查的通知》,成立了领导小组,共排查发现桂镇村、工一村、柏一村、桃园村的四个一事一议项目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已按照有关规定全部整改到位。二是进一步加强对“一事一议”项目的资金监管,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查,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违规收取、截留、挪用专项资金。三是镇纪委2017年对乔村村2013年一事一议项目问题进行了查处(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人、党内警告处分1人)。
6、优亲厚友频发,政策享受有失公允。
整改情况:全镇范围内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优亲厚友问题专项排查,对村“两委”干部及在岗聘用人员的直系亲属进行了摸排,经核查均符合建档立卡贫困户条件。
7、村官任性乱为,群众利益无从保证。
整改情况:一是印发了《关于在全镇开展“一事一议”领域资金使用暨违规收取费用专项自查的通知》,成立了领导小组,共排查发现桂镇村、工一村、柏一村、桃园村的四个一事一议项目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已按照有关规定全部整改到位。二是进一步加强对“一事一议”项目的资金监管,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查,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违规收取、截留、挪用专项资金。
(五)落实上级脱贫攻坚部署方面的问题
8、落实危房改造政策跑偏走样。
整改情况:一是在全镇开展了危改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制定了整改方案,公开公示了802户危改信息,进村入户随机抽查了对象户,排查发现有6户违规问题并进行了纠正,追缴违规补助资金5.6万元。二是制订出台了《工山镇农村危房改造监督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工作行为。三是镇党委约谈了分管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约谈了建设办负责人。
9、落实农村低保政策不严不实。
整改情况:一是2014年-2017年所有低保清退人员名单进行了再次梳理;其中2014年度共退出141户(听证会退出88户,进入五保保障退出低保6户,自然减员44户,户籍迁出退出2户;未年审1户);2015年度共退出310户(听证会退出265户,进入五保保障退出低保10户,自然减员33户,户籍迁出退出铜陵1户、繁昌1户);2016年度共退出91户(听证会退出18户,进入五保保障退出低保4户,自然减员69户);2017年度共退出84户(听证会退出13户,进入五保保障退出低保23户,自然减员45户,变更户主退出2户;涉刑事案件退出1户)。二是举一反三,对全镇的低保申请户进行摸排,按《芜湖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规定及时办理。三是按《南陵县城乡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对全镇扶贫攻坚涉及民政领域进行一次全面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是镇党委约谈了分管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约谈了民政办负责人。
10、配合脱贫专项巡察消极应付。
整改情况:一是召开全镇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印发《工山镇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四个意识”、政策落实、责任落实等8个方面35项问题。坚持以自查为主,结合领导走访、暗访督查、专项巡察发现问题,对标对点,立行立改。对排查和反馈出来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限时整改,逐一销号,助推镇村干部转变作风,形成脱贫攻坚的良性氛围。截止目前,共查摆出问题355条,并已全部完成整改。二是镇党委约谈了分管负责同志,镇党委约谈了乔村村党总支书记,责令检查。
三、强化责任意识,全面提升脱贫攻坚水平
(一)坚持不懈,抓整改。牢固树立“越往后攻坚任务越重”的思想意识,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严谨的工作作风,对已完成的继续巩固提升,对基本完成的加快推进、全面收官,对暂未完成的紧抓不放,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罢休,确保所有整改事项见底到位。
(二)党建引领,抓队伍。坚持党建引领扶贫工作,结合村两委换届工作,充实一批新鲜力量到村任职,从事扶贫工作。同时选派十七名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担任非贫困村脱贫攻坚指导员和党建指导员,指导村扶贫工作及党建工作。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三)标本兼治,抓风气。以巡察整改为契机,全面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明确“四个意识”、政策落实、责任落实等8个方面35项问题,聚焦镇、村责任主体,以查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助推镇村干部转变作风,形成脱贫攻坚的良性氛围。
(四)统筹兼顾,抓落实。将巡察整改与九大工程落实紧密结合,促进扶贫项目规范、帮扶措施精准、政策实施高效,大大提升了脱贫攻坚帮扶成效,进一步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全面提高了贫困人口政策知晓率及对帮扶成效的满意度。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553-6066007;地址:工山镇政府,邮编:241317。
中共南陵县工山镇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