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04-14 17:10    来源:南陵县纪检监察网  

 

49日,又是一个星期六,我有幸共读了《深度工作》这本书,对作者卡尔.纽波特创立的“深度工作”的概念有了较深的体会,其含义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进行专注的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科学的工作方法,也是我们新时代取得新成就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等都明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强化政治担当,发挥示范表率作用,推动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良好氛围。今年27日,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我省召开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会议提出了“一改、两为、五做到”,必须坚定不移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做到对标对表,做到有求必应,做到真心真情,做到求真抓实。会上,省委书记郑栅洁指出,有些干部思想上、工作上突出表现为“六个不”,其中,“不进取”实际上就是工作热情减退、工作效率不高。安于现状、小进即满,不敢拉高标杆,不愿争先进位,消极懈怠、得过且过,干工作推一下动一下,不推不动,甚至推也不动。要想改变这种被动状况,一定要学会深度工作方法,高度集中注意力,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为什么我们总是难以进入深度工作状态?作者认为主要还是“拖延症”,也就是我们平时对自己要求不高,得过且过,能拖就拖,逐渐就养成了办事拖拉,不求上进的坏毛病。那么,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高质量完成工作,首先就是要克服“拖延症”的问题,纽波特的观点一是要有积极的情绪。先从小事做起,做成一件小事,就能产生一个积极的评价,带着积极的情绪做事就能事半功倍。二是“冷启动”。不要寄希望于一定能找到感觉,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不管事情有多难多复杂,先动起来再说,消极等待多半是一事无成。其次是战胜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人的意志力问题,而是人的本性,我们要不停的给自己制造反馈,才能鞭策自己一直投入注意力,善始善终投入工作。

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作者也提供了多种好的做法,其中高效休息法和策略性走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高效休息法就是要科学地安排休息,每工作满一个小时就休息十几分钟(52+17),休息的时候就不要想工作的事情,可以到室外走动走动。策略性走神就是人在联想、放松、走神的时候,创造力也很大,有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共读这本书,使我对深度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为我集中注意力工作和高质量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导,豁然开朗,受益匪浅。(县委第三巡察组组长  王孝国)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