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得到直播,领读人李南南老师跟我们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李南南老师先从作者小时候的经历开始说,从一个小故事开始,再逐渐引入本次直播所要说的书的内容,形式比较新奇,比起一开始就直接讲书的内容更能引发观看者的兴趣。这次直播我看的津津有味,可以说全神贯注的在听,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获得了很多的感悟。
一、非暴力沟通可以引领我们改变与他人沟通的方式
在沟通时,我们给他人的观点或反馈不应该是间接的条件反射,而应该是建立在客观观察的基础之上。在沟通时,我们应该准确把握特有的沟通情景,并留意所发生的事情和我们观察到的结果,不论我们是否喜欢,只需说出观察的客观结果。观察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因为如果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更多的听到批评,令他人反感,排斥沟通。需要强调的是,非暴力沟通并非要求我们做到绝对的客观,不能用任何的评论,只是说将观察和评论进行区分是重要的。
二、尊重人性,倾听心灵的声音
感受是天然的情感体会,想法则是带有人文色彩的人类特有的情感。处于尊重他人以及尊重自己的需要,我们应该学会努力体会别人的感受并且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人的行为也许会刺激我们,但是我们感受的根源在于自己,是我们的需要和对他人的看法产生了感受。一种要素是否被当作需要,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准确的表达并理解需要可以有效地提高沟通的质量和生活的档次。
三、关爱人性,感恩生命
爱与感恩主导着非暴力生活,这样的生活中充满了尊重、理解等,将贪婪、憎恨、敌意彻底赶出去。我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不得不的事情,更多的时候不得不只是一个看似很完美实则很拙劣的借口。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使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爱和感恩是非暴力沟通的灵魂,贯穿始终,是其源泉亦是其终结,是其动机亦是其目的。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因为动机错了,目的也不对。
《非暴力沟通》与其说是一部讲述沟通技巧的专业书籍,我更愿意相信它是一部教授积极生活的哲学书籍。因为沟通的技巧无非是服务于社交和事业,而社交和事业也不过是从属于生命理想的具体目标。(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