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户申请人刚刚60周岁,没有收入来源吗?为什么申请农村特困供养?”
“他离异,无儿无女。”
“不行,虽然他无儿无女,但这才刚刚60周岁,而且他也没有患大病和残疾,还有劳动能力,家里也有农田,生活完全可以自理,这种人暂时不符合农村特困供养条件!”这是近日南陵县许镇镇纪委参与农村特困供养、低保和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联评联审的一个场景。
4月27日下午,许镇镇召开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和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审核评议会,为确保评审工作公平、公正,有效避免优亲厚友、徇私舞弊现象出现,许镇镇纪委聚焦监督主责,全程监督评议工作,织密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网,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保命钱”。
会上,镇民政工作组组长逐人逐户详细地介绍了60户低保申请对象、21户农村特困供养申请对象、20户医疗救助申请对象和16户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申请对象的家庭具体情况。会议中,镇纪委全程列席本次会议并结合工作职责,与镇联审联评小组对申报对象是否符合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讨论,认真评议,严格把关。
通过表决,对参与评审的60户低保申请户28户给予通过,26户给予否决,6户进行再次入户调查核实后再评议;对参与评审的21户农村特困供养申请户3户给予通过,18户给予否决;对参与评审的20户医疗救助申请对象16人给予通过,4人给予否决;对参与评审的16名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申请对象12人给予通过,4人给予否决
“下一步,镇纪委将充分利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要求各村(社区)对经联评联审通过的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供养和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的人员名单及时在平台上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镇纪委还将线上线下齐发力全面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对涉及低保等民生工作方面的信访问题线索,从严从快办理,以‘零容忍’态度整治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微腐败’问题,切实为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该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韩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