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约丨同心共振 同声共鸣

时间:2023-08-15 16:38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大一统思想如何孕育、发展、历久弥坚?各民族何以团结融合,多元如何聚为一体?如何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近日,国家民委从馆藏的15万件文物和51万册古籍中,遴选出体现“四个共同”的文物古籍,包括一批珍贵文物古籍和独有文物古籍,精心筹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正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

  汉代时汉语启蒙课本已经在新疆流传

  展览中,有一枚在新疆和田地区尼雅遗址出土的汉文木简,值得细细品读。上面的文字内容是“溪谷阪险丘陵故旧长缓肆延涣”。

  尼雅遗址位于昆仑山脚下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境内,深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自上世纪初以来,尼雅遗址除了出土大量的佉卢文简牍文书以外,还出土了一些汉文木简。这些木简对于研究古代中原汉文化在新疆地区的传播、推广、接纳、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说展出的这枚汉文木简值得细细品读?因为这是汉代的启蒙课本,上面的内容出自《仓颉篇》。《仓颉篇》是中国古代启蒙识字书。秦代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于是推出《仓颉篇》。

  据载,我国最早的识字课本是西周时期太史籀所编的《史籀篇》,收录的文字是当时通用的大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林立,言语异声,文字异体。到了战国末期,籀文大篆已通行500多年,书写繁难,多有不便,已经不能适应日益繁复的社会活动了。到秦统一六国之时,秦人在原有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易省改,就成为小篆。大篆、小篆等名称,都是后世学者所拟定的,当时人并不这样说,小是相对于大而言的。

  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在全国推行简易规整的小篆字体,为了顺应这一“书同文”的文字改革国策推出《仓颉篇》。仓颉,传说中造字的先祖。《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他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秦代的识字课本以“仓颉”为名,足见其用意深远。《仓颉篇》到了汉代以后不再流行,因为又有新的蒙学教材出现,于是《仓颉篇》深藏于历史深处,到了宋以后即已失传。

  1993年,中日联合尼雅遗迹考察队第5次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考察尼雅遗址,中方队员林永建等人在尼雅佛塔西北大约7至8公里一处房址附近发现两枚汉简。其中一枚上面残存13个字,正是这次展览中呈现的《仓颉篇》木简。

  新疆和田地区发现汉代木简《仓颉篇》,充分说明两汉时期新疆地区已经跟中原一样推行汉文启蒙识字课本,并把汉字作为官方沟通文字,以保障政令畅通。

  展出中,还有一件唐代的文书——唐开元十八年(730年)五月老人左阿鼠等牒为修城事文书。这件文书是唐代西州治下交河县盐城乡百姓左阿鼠等人呈递给交河县令的牒文。文书后部还有上级部门的批文。这件文书不仅保存完整,其书法亦有特色。西州是唐朝推行州县体制最西端的州府,治所在高昌县(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高昌故城)。通过这件文书,可以管窥唐朝对西域地区的治理之貌。

  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长卷

  自赵武灵王倡导胡服骑射,推动了华夏服饰的一次大革命,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拓跋鲜卑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中,如黎族男子的短裙、苗族的百鸟衣、布依族马面裙等传统服饰,仍然保留着古老的形制,这正是各民族服饰文化交融互鉴的结果。

  展览通过服饰为我们梳理了自战国到后来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战国时,赵武灵王励精图治,“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战国策》)楚国将军庄蹻入滇,“以其众王滇,变其服,从其俗,以长之”。(《史记》)隋朝时,西域高昌国王麴伯雅称:“今大隋统御,宇宙平一,普天率土,莫不齐向。孤既沐浴和风,庶均大化,其庶人以上皆宜解辫削衽。”(《隋书》)盛唐时,中原“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新唐书》)

  上述资料中记载的西域高昌国王麴伯雅,在推动西域和中原的交流融合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麴伯雅继位后,在突厥的多方施压下,不得不暂时屈从于突厥。为了摆脱突厥的控制,他遣使交好中原。608年,向隋朝进贡。第二年,隋朝皇帝西巡,麴伯雅领头,组织西域27国国王,佩玉披锦,焚香奏乐相迎,其场面壮阔为西域历代少见。此后,麴伯雅又前往长安并随隋军出征。回到高昌后,他下令全国国民解辫,并改穿中原服饰。也就是资料中所记载的内容。

  展出的古籍中,无论是汉文古籍,还是少数民族文字古籍,都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政权对“大一统”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比如《魏书》记载鲜卑首领北魏太祖拓跋珪所说:“《春秋》之义,大一统之美。”《晋书》记载氐人首领前秦世祖苻坚:“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品而第之。”《金史》记载女真首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今欲中外一统,故命汝率大军以行讨伐。”以古壮文记载的《顿造忙(创世经)》有一段文字,翻译成汉语:广西镇安府土司给民众发放书籍,诗书分发到辖区各地,中原文化广泛传播,创造了快乐和未来。还有以傣文记载的清代《抗英记》:傣族、景颇族、傈僳族等各族团结一心,村村寨寨的乡亲携手并肩,抗击英军,保家卫国。

  熠熠生辉的民族文物瑰宝,讲述着祖祖辈辈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往事。展品琳琅满目,展陈设计独具匠心。展台犹如一张打开的卷轴,一件件精美展品、一册册珍贵古籍置于其中,观众只需点击按钮,就可以在卷轴上的电子屏里,选择想了解的文物故事。

  四海之内若一家

  如前文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包括鲜卑、氐等在内的“五胡”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主动融入中原,效仿中原政制,推崇儒学。如匈奴首领刘渊就奉刘邦为太祖,慕容鲜卑自称帝喾后裔,拓跋鲜卑自称黄帝后裔,羌人首领姚兴兴办儒学,等等,都主动对大一统文化积极接受、弘扬,自觉将自己纳入中华统绪。

  展览中有很多被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的传统典籍,成为最好的明证。比如,西夏文《孝经》、西夏文《论语全解》、汉字拼写蒙古语《元朝秘史》、满文《孙吴兵法》、汉文满文蒙古文《孟子》、古壮文《西游记》、托忒蒙古文《西游记》、蒙古文《三国演义》、汉文回鹘文《高昌馆杂字》等。

  琳琅满目的典籍中,有一部清代王士祯撰《池北偶谈》。王士祯为人所知的是其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身份,是清初文坛公认的盟主,《池北偶谈》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笔记。其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元名臣文士,如……廉希宪、贯云石,畏吾人也。”意思是元代的名臣文士很多来自不同民族,比如廉希宪、贯云石就是畏吾人。

  廉希宪,祖籍西域高昌,是元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廉希宪自幼魁伟,举止不凡。成年后,爱好经史。因喜好儒家经典,手不释卷,故被称为“廉孟子”。廉希宪早年辅佐忽必烈招揽人才,镇守后方,功勋卓著。后入主中书,刚直不阿,为政多有建树。忽必烈称赞他:“当诸王大会议决大事,惟廉希宪能也。”贯云石是元代著名散曲家、诗人,做过翰林学士,深受汉族思想与文学的影响。

  像廉希宪、贯云石这样的名臣文士,在元朝还有很多。比如,耶律楚材作为辽代皇族后裔,他曾仕于金,又得蒙古大汗信任与重用,但他能够摒弃狭隘的民族之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投入到为国为民的事业中,“泾渭同流无间断,华夷一统太平秋”。

  面对元朝百废待兴的情况,耶律楚材建议开科取士,直接促成了蒙古历史上首次儒士选拔考试,史称“戊戌选试”,为后来元朝恢复科举考试之制奠定基础。这次“戊戌选试”共录取4000多人,为此各地重新出现了读书的气象。窝阔台汗曾评价其贡献说:“非卿,则中原无今日。朕所以得安枕者,卿之力也。”所以,孔元措在《孔氏祖庭广记》中提到“使儒教复兴”者,耶律楚材名列首位。

  1500余件文物古籍,讲述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展现了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长卷。置身展览之中,观众可以深入了解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亲身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可以感悟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和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穆铎)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