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有话丨“搬”出新希望 “迁”出新生活

时间:2023-12-01 16:06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鹃

  11月20日,田家圪旦新村最后28套安置房钥匙交到群众手里,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迄今最大的黄河滩区迁建项目宣告成功。图为近日拍摄的田家圪旦新村。 新华社发

  11月20日,人们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德胜泰村党群服务中心楼前广场休闲。 新华社记者 贾立君 摄

  11月20日,田家圪旦新村最后28套安置房钥匙交到群众手里,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迄今最大的黄河滩区迁建项目顺利完成。搬离滩区、安居乐业,当地群众的安居梦照进了现实。

  达拉特旗王爱召镇田家圪旦村是内蒙古黄河段行洪、滞洪、沉沙最严重区域,村子三面环水,黄河涨水时就会变为“孤岛”。674户1561名群众居住其间,一度饱受水患威胁,安居难、娶亲难、致富难、出行难、上学难,曾经是田家圪旦村群众艰苦生活的写照。2022年2月,为了解决困扰几代人的搬迁问题,当地政府启动迁建工作,在距离原村3公里处的另一个村重建新居。如今,村里有干净整齐的小院、标准化的卫生室、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孤岛村”的苦涩记忆成为历史,搬迁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仅搬得出,还要稳得住;不仅安居,还要乐业。对于搬迁群众而言,“搬得出”只是第一步,能否“稳得住、能致富”才是幸福生活的关键。事实上,从启动滩区迁建工作开始,当地就实行干部包联负责,遵循“一户一干部、一户一措施、一包包三年”的原则,包搬迁、包产业、包后续帮扶。抓住产业兴旺这个搬迁工作的“后半篇文章”,建设全自动绿色化养殖区,对村里的种植养殖产业进行全面提档升级;采取土地流转、统耕统种等方式,解决村民牵挂的种地和养殖问题;多方式多渠道增加搬迁群众的工资收入、财产收入、经营性收入……群众真正感受到,滩区迁建“搬”出新希望、“迁”出新生活。

  从黄河滩边的“孤岛村”到干净整洁的新家园,滩区群众实现了“安居梦”。继续找准民生“着力点”、答好搬迁“幸福卷”,把迁建“后半篇文章”做细做实,滩区群众的生活一定越来越有奔头。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