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春的脚步日益临近,数以亿计的人们怀揣着对家的思念,踏上了归乡之路。从繁华都市到恬静乡村,从北国冰雪到南海碧波,一条条繁忙的交通线路编织成了一幅“流动中国”的壮美画卷,在这幅画的背后,有一系列温暖人心的故事。
春运期间,北京南站日均旅客吞吐量预计为15.5万人次;广东省高速公路总车流量预计将达到2.8亿辆次,日均流量约701万辆次;河南省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5.3亿人次……大量人口在短时间内集中移动,考验着各地各部门交通运输、人流疏导、应急事件处理等各项能力。春运,承载着家庭团聚的民生试题,必须回答好。
智能调度系统、人脸识别技术、电子围栏等各种高科技手段被应用于铁路公路票务管理、安检各环节,提升了出行效率;广东省今年春节将组织30趟专列、300多班次包车护航打工人返乡;长江航道局对全线航道保畅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将安排165艘航道养护工作船舶、15支测绘队伍投入全线航道养护,同时派遣29艘挖泥船驻守35个重点浅险水道进行维护疏浚,力保干线航道安全畅通。这些温暖的数字带来的是家庭团圆、旅途顺利的喜讯,彰显出我国社会的蓬勃生机和完善的交通运输能力。
寒冬时节,暖心故事在不断上演。在中石化广东佛山龙山加能站,近百名“返乡摩骑”免费加满油;国网山东济宁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负荷管理班副班长秦贞依与同事们细心排查安全隐患;深更半夜仍在检修的“动车医生”,零下十五度天气中执勤站岗的民警,帮助旅客照顾婴儿的“列车妈妈”……一项项便民举措、一件件暖心实事,不仅体现了对返乡人需求的深刻洞察,更是在不断提升服务品质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让回家变得更加轻松和便捷。
返乡路上,暖流涌动。旅途中的点滴善举,代表着整个社会对民生问题的积极回应。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投身于志愿服务的“红马褂”,统筹谋划、协同联动的各单位各部门,他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爱与责任的社会氛围,共同托举起了亿万人民回家路上的“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