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规范实施、资金使用安全高效、群众利益不受侵害,沿河村纪检委员立足职能职责,紧盯项目立项、建设、管护全流程,以“靠前监督+嵌入监督+跟进监督”模式,严把责任落实、程序规范、资产效益“三道关口”,推动项目资金安全、质量达标、群众满意,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拧紧强化组织保障,夯实监督基础。为保障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规范有序推进,村纪检委员牵头成立专项监督小组,联合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党员代表及村民代表,形成“纪检+群众”双线监督机制。明确监督职责,细化监督清单,建立“日巡查、周汇总、月通报”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到人、监督覆盖到点。同时,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公开监督热线等方式,畅通农户反馈渠道,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协调、早整改,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纪律保障。
紧盯关键环节,护航项目质量。在项目前期,村纪检委员靠前监督土地测量与边界划分工作,严格核对测绘数据,确保面积精准、界限清晰,并组织农户现场签字确认,杜绝“人情测量”“模糊划线”现象,从源头保障公平公正。进入施工阶段后,纪检委员组织农田经验丰富的种田大户深入田间地头,对沟渠硬化、田块平整、灌溉设施等关键工程开展动态抽查,严把材料质量关、施工标准关,对发现的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等问题要求施工方现场整改,确保农田改造
“实打实”、工程质量“硬碰硬”。
聚焦后续管理,规范招租流程。项目完工后,村纪检委员将监督重心转向农田资源的高效利用。针对对外招租环节,重点核查招租信息公开是否全面、租金定价是否合理、承租方资质是否合规,防止暗箱操作和利益输送。督促村委会通过村务公开栏、微信群等渠道公示招租信息,邀请村民代表参与租金协商,确保程序透明、结果公正。同时,对租赁合同签订、租金使用管理及承租方履约情况开展“回头看”,严防“一转了之”“只租不管”等问题,切实维护村集体和农户权益,让高标准农田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田”。
“下一步,我将持续跟踪项目设施维护和租金收缴情况,定期向村民公开收支明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应’。同时,结合小微权力清单,完善村级工程监督机制,让廉洁清风真正吹进田间地头。”村纪检委员表示。(汪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