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工山镇天官村,整洁的村道、醒目的党务公开栏、热闹的党群议事亭,处处彰显着这个村庄的治理新气象。近年来,天官村党总支以“党建+”为抓手,创新推行“三三制”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新路子。
强基固本,锻造过硬“头雁方阵”。“我承诺:不以权谋私、不刁难百姓、不与民争利。”在村党群服务中心,5名村“两委”干部的“三不承诺书”格外醒目。天官村书记王思文介绍,通过制定《党员干部廉洁履职十严禁》,建立“党性体检+廉政家访”双机制,定期开展廉政党课和红色教育,全村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明显转变。在去年夏天的防汛救灾中,由党员组成的'服务先锋队'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成功将周大爷转移至安置点。
创新机制,扎紧制度“铁篱笆”。天官村的“三会联治”机制让村民尝到了甜头。在村庄提升建设项目中,通过“支部提议、党群共议、监督审议',不仅采纳了村民提出的增设健身器材建议,还节省了0.5万元建设资金。 “现在办社保认证、医保缴费,直接找党员代办员就行。”村民张大姐对“红色代办”服务赞不绝口。据了解,该村已梳理出10项代办事项,累计服务群众300余人次。
阳光治理,群众当上“监督员”。在村部的“阳光议事栏”前,几位村民正在查看上月财务收支明细。“村里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我们都看得明明白白。”村民代表老王说。通过“小微权力一点通”平台,村民还能随时查询村级事务、反映问题。“下一步,我们要把‘党建+监督'这张网织得更密更牢。”王思文表示,将重点打造数字治理平台,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蔡伟)